來源:木梓??哲匠之家
(3)搭彩作
搭彩作主要包含架木搭設、扎彩、棚匠的工作內容。
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夜,紫禁城內發生火災,太和門、貞度門、昭德門等多處化為灰燼。正值光緒大婚之際(大婚定于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舉行),原樣重建根本來不及,于是決定由扎彩工匠臨時在太和門基址上搭設了一座彩棚應急。《清宮述聞》中對彩棚記載:“高卑廣狹無少差至,榱桷之花、鴟吻之雕鏤、瓦溝之廣狹,無不克肖,雖久執事內廷者,不能辨其真偽。而且高踰十丈,栗冽之風不少動搖”。
目前傳統的搭彩作中扎彩棚工藝已經基本在建筑業消失。架術搭設也從傳統的杉槁、竹槁、連繩、標棍換鐵管、鐵扣件;綁搭腳手架、人吊裝被大型起重機械替代,提高了工效,很大程度上適應現代社會需求,致使傳統工藝減少使用,瀕臨失傳。
(4)石作
石作工藝是古代土本建筑營造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西漢中期以后石作逐步從采石、石料的分割、石料的平整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序,與近世所見基本接近。
現存故宮保和殿后的御路上,名日“云龍階石”的白玉石雕是明清石作官式工藝的重要代表人,形象生動,雕飾精美,距今已已有近600年。目前石作工藝已經受到機械械自動化的嚴重沖擊,技藝正在逐漸衰落。
(5)土作
傳統土作內容包括夯、碢(本夯、鐵鋨)、耒(土功夯筑、打地丁、打樁等),現代解釋就是地基,其工藝就是地基處理的工藝。古建筑基灰土技術的推廣、普及時期是在明代,成熟完善是在清代。故宮的基礎是土作技術的優秀代表。但隨著機械化進程,土作逐步衰落,目前土作工藝已瀕臨失傳。
據資料,碢古同“砣”,碢的出現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人的一種創造,為最早的旋轉工具,其質地上古時為石、骨、木等制作,三代用銅,戰國末漢代后用鐵。
(6)油漆作
宋《營造法式》中油漆與彩畫司為油彩作,清《程做法》始將其分成油漆與彩畫兩作。油漆作主要內容分為地仗和油皮兩項。傳統的地丈做法有一麻五灰,用發制的血料、熬制的桐油、灰料等材料,配以線麻或苧布經過十三道工序而成,對木結構進行修飾與保護。油皮則在地杖上搓制而成,通常為紅色樟丹,顏色光亮均勻。
(7)彩畫作
彩畫通常包裹在木結構表面,按位置不同分為外檐和內檐。彩的種類大體分為三種,和璽彩畫(等級最高)、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主要用于園林建筑中)。但無淪哪種彩畫,其工序基本相似,有起譜子、落墨、扎孔、紋飾、瀝粉、貼金、刷色、細部等。在相似的工序下展現不同風貌的彩畫,其關鍵就在工匠手上。目前傳統清代彩畫的制作工藝被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并且運用到故宮大修中,如太和殿重做的外檐金龍和璽彩畫。
(8)彩畫作
裱糊作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分為兩方面,一是室內頂棚、墻面的裱糊;二是是扎糊各種冥器(也稱紙扎)。室內頂棚、墻面的裱糊工藝屬于古建筑營造技藝范疇。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社會需求少,裱糊行業萎縮,工藝瀕臨失傳。本世紀初,在故宮大修背景下,故宮特別注重挖掘整理了裱糊的部分材料及工藝,并成功實施在工程中,如倦勤齋保護工程的室內裱糊。
裱糊工藝采用頂棚木骨格,通用木方格蓖子,稱為頂屜即自堂蓖子。在木蓖上糊紙,共分四道工序。裱糊時,按頂屜分格糊紙,四格、六格或八格一糊,將紙糊到屜上,四邊翻卷到格眼以內為止。糊完后,在木格十字處釘小鐵釘,釘完再用小塊油杉紙糊上,稱為“梅花盤布”。
北京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內涵仁富,程序嚴謹,技法精細,是中國傳統手工業集大成者。
編輯/木梓
微信來源: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參考文獻:李永革,王儷穎. 最后的工匠 故宮里的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J]. 中國文化遺產,2013,(03):24-33+8.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或原機構所有,僅供學習參考,如有出入,請以原刊原文為準
特別鳴謝:李永革老師、王儷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