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式營造
什么是蘇州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什么可以代表蘇州?答案當然是園林。
蘇州是被園林選中的城市。這里建設私家園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
而根據《蘇州府志》統計,蘇州在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巔峰時期曾造就出“城里半圓亭”的盛景。
園林也是蘇州最不容錯過的風景。宋代后,在文人治園的趨勢下,蘇州園林推演出古典造園藝術的極致。
疊山理水,亭臺樓榭,綠楊影中留下了風吹拂的痕跡。
千折百繞,層層疊疊;煙云里流動著園林的神采,也倒映著蘇州的顏色。
園林的故事,是要從周武王講起的。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殷,在現在的洛陽地區,周武王察山看水,將周王城的選址定在了邙山腳下,洛水之濱。依山傍水的周王城,便成了園林最早的雛形。
也是由此,“山”和“水”,構成了園林最重要的組成形式。
在中國式的古典園林當中,山水是不可或缺的。
陳從周在《說園》里寫,中國園林是由建筑、山水和花木組成的,“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隨地作地平”,這里說的是山與水之間的關系,同樣也講的是古典園林的造景方式。
在一座園林里,建筑的擺設,風景的變幻,是皆由山水而起的。
古人們向往著高山之巔,驚嘆于大海之深,便在這城市的角落里,做出一個園子,好將自己夢中之景移植到此處。
于是這小小一方天地里,先有了一座山石,然后流下曲水。
山上有了一座小紅亭,小紅亭畔是小紅橋,上栽一棵高柳,再做一梢海棠。
古時工匠正是試圖以人的審美,來再現了自然一景。
園林便是在這自然的重構中誕生的。
關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園林名稱的變化中看出來。
在古代漢語中,“園”、“苑”、“草堂”、“山莊”、“水居”、“隱廬”都可以用來指代園林。
不同名稱背后,實際上也象征著不同的造園志趣,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園林不僅僅指代著一種適宜的居住環境,它同時也意指了一種桃花源式的理想環境。
而在這一點上,蘇州園林是其中翹楚。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集大成者。留存至今的中國四大名園,有兩處都在蘇州,一為拙政園,一為留園。
不同于皇家別苑占地數千畝的開闊華麗,蘇州園林是小而美的,它是鬧市中的依山傍水,是一方小小天地間的詩情畫意。
蘇州園林的這一特點,同它私家園林的屬性有關。
身處于商品經濟發達的地區,蘇州曾是不少商賈富豪的聚居之地。
這些商賈富豪一方面想要來自城市的優厚物質供應,一方面又期望享受山水林泉之樂,因而就在自己的宅邸中鑿池堆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來仿造自然山水。
在這種情形下形成的蘇州園林,便是一種既能滿足居住功能,同時又富含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要在一塊不大的基地內,滿足上述種種要求,便需要工匠有著高超的造園技藝,以至于能夠“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躋攀”。
同時,在宋代以后,造園以逐漸演化成一種藝術類型,造園不再停留于對自然的簡單復制,還需注入特定的內涵與意味。
一山一石的布置,一草一木的栽種,皆有其耐人尋味之處。此時,造園是同作畫是相通的。
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是富有畫意的,畫中所述為何?則與主人的意趣心心相通。
譬如拙政園里的“與誰同坐軒”,“與誰同坐”一句,取自蘇軾的《點絳唇·閑倚胡床》,那么,究竟是與誰同坐?蘇軾在詞里寫的是“明月清風我”。
造園的主人,將答案藏在了園內的景致里,只需往軒中一坐,眼中便可見花影、樹影、云影、月影,耳中可聞風聲、水聲、雨聲。
此情此景,不正是蘇軾在詞中所言:我們正與明月清風同坐。
造園的藝術,也是同寫字相通的。
草木的疏密,建筑的曲直,正如有人大膽落墨,墨水的流動,造就出字體的或清朗,或剛毅。
正如每一座園林的風格,不同的布置組合,所帶來的感覺或是自然野趣,或是靈動清新。
而無論是作畫還是寫字,一橫一捺中,所緊要的是不僅是線條和色彩,更是一種情感、精神與園景的融合。正如山水畫中所強調的不是具形,造園也是一種寫意的藝術。
中國古典園林不適用現代景觀設計學中強調的規律與總結,與之相反,園林所需要的,是某種豐富的意境,是某種敘事的感覺。
事實上,也正是緣于造園藝術中書、畫、景之間的相通相融,蘇州園林的美才具備了如此深刻的文化涵義:
一方面,蘇州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最大的綜合載體,它鮮明的展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這是世界園林藝術中,為它所獨有的。
另一方面,同頤和園這樣的皇家園林相比,蘇州園林體現著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一山一石,皆依附著園主人的精神追求。
由蘇州園林所代表的,是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蘇州園林很早就開始了世界遺產的申遺之旅,在1997年,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等到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園林的美,是很容易就能領略到的。
只需真正踏入一座園林,去看看光影是如何從青瓦白墻上撫摸,去感受雨滴是如何從芭蕉葉下滑落。去走過一座橋,去踏過一扇門,在竹影蘭香處,停留你匆匆的腳步。
這些從前就靜駐在這里的風景,暫停了歲月,印刻進歷史,而后流動于我們的血脈中。于是讓每一個來過蘇州園林的人,都不禁為它而停留,為它而觸動。